一、展会规模再升级:汇聚 2,000 家中外品牌、86,000 平方米展示面积
作为国内电力行业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品牌电力展之一,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(EP Shanghai)自 1986 年创办以来,已成为行业观察与技术创新的重要窗口。
由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与 国家电网 联合主办、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的 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(EP Shanghai 2025)暨 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应用展览会(ES Shanghai 2025),将于 2025 年 11 月 18–20 日 在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(N1–N5、E7、W5 馆)盛大举行。
据主办方公布的最新信息,EP Shanghai 2025 展会面积将扩大至 86,000 平方米,预计吸引来自全球的 2,000 家参展商与品牌。

EP Shanghai 2024 展会现场布局示意
二、五大专业主题专区,全面呈现产业链创新
展会现场将设立五大专业主题专区,涵盖:
输配电及智能电网 —— 展示从发电到用户端的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;
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—— 聚焦数据驱动的能源调度与预测技术;
储能与新能源系统 —— 从电化学储能到分布式微网应用的全景展示;
电力自动化与工业控制 —— 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前沿成果;
电力工程与安全防护 —— 全方位的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方案。
作为行业领先的展示平台,本届展会将全面呈现能源结构转型下的最新设备、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趋势,推动电力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国际交流。
三、趋势聚焦:储能、数字化与智能电网成为行业主旋律
在"双碳目标"与能源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,EP Shanghai 2025 将重点聚焦三大核心方向:
储能技术的系统化落地:储能已成为电力系统灵活调度的关键环节,从电化学储能、压缩空气储能到分布式微网应用,参展企业将展示最前沿的储能解决方案与项目案例。
能源数字化的智能化升级:数据驱动的能源调度与预测技术正在重塑发、输、配、用电全链条。展会将集中展示数字孪生、AI 能源管理系统、边缘计算与物联网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成果。
智能电网与自动化控制的融合创新: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加速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、可靠与高效运行。EP 展同期论坛将围绕"智能电网与未来能源生态"展开研讨,邀请多位行业专家与学者深度对话。
四、国际化与内容融合:从"展览"走向"展+论+贸"一体化平台
与往届相比,EP Shanghai 2025 在国际化与内容融合方面实现显著提升。据展会官方网站与行业媒体报道(来源:epchinashow.com),本届展会预计吸引包括 ABB、施耐德、正泰、南瑞集团、平高电气、比亚迪储能、特变电工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参展,"国际展团"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。
同时,展会将同期举办 30 余场高规格论坛与专题会议,围绕能源数字化、智能制造、储能安全、绿色电力市场机制等主题展开,力求打造一个贯通"技术、产业与资本"的全生态交流平台。
五、星启视角|设计与科技的力量,共创智能能源新体验
作为长期深耕展会与科技领域的企业,我们认为,EP Shanghai 2025 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电力行业的新技术,更在于呈现一个智能能源时代的集体图景。
从设计与传播角度来看,我们看到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
展台设计的"数字体验化":传统的静态展陈正逐步让位于沉浸式交互与数据可视化。通过多屏联动、AR 模拟、触控交互等方式,将复杂技术"体验化",是未来大型工业展台的关键竞争力。
模块化与可持续展陈体系:在电力设备展这样的大型工业展会中,模块化结构与可循环材料已成为国际主流。它既降低成本,又体现绿色低碳理念。我们在展台设计中将持续探索这一方向,为客户提供兼具美学与功能性的解决方案。
内容与空间的融合创新:展会不再只是产品展示,更是品牌叙事的空间。未来,我们将协同客户,在展台中融入技术解读、行业教育、品牌故事等多元内容,让技术更具温度,让品牌更有思想。
电力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跃迁与市场重塑。无论是数字能源、储能应用还是智能制造,展会不仅是观察窗口,更是合作起点。我们相信,通过持续的技术交流、视觉创新与服务优化,展览行业与电力产业将共同推动中国智能能源生态的高质量发展。
本文参考并部分引用自 EP Shanghai 官方网站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资料、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公开信息及展会资讯网,由星启传媒综合整理与分析。
版权声明: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 EP 展会主办方及公开媒体报道,仅供行业传播与学习参考。 图片与素材归原作者及相关机构所有。 未经授权,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、复制或商用。 如需转载或合作,请联系星启传媒获得授权。
本文由星启寰宇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